农业产业政策信息简报第四期
农业产业政策信息简报
5月15日 第四期农业产业信息政策简报.pdf
第4期
山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2020年5月15日
目前公司正处于转型重要时期,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件大事,为公司顺利转型提供政策信息参考。
一、领导关于农业农村方面的重要讲话
1.《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4月30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线上发布会。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作报告发布。 对全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发展特点、面临挑战等进行深入分析,预测未来县域电商市场的发展趋势,旨在指引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一是县域农业农村电商的短板将迅速弥补,产业链环节日趋完善。二是电子商务引领县域农村消费升级,县域新消费市场快速崛起。三是信息技术与县域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电商创新发展引领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是电商新业态新模式与县域经济加速融合,电商新生态快速发展。五是聚焦本地服务的区域小流通发展空间广阔,县域电商新市场活力凸显。
【来源:今日头条】
2.《产业扶贫成为效果最好、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4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有竞争力的扶贫主导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村都建立了特色产业基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当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减贫效果最好、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目前,带贫龙头企业基本复工复产,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已经有90%左右返岗复工。近期,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会议,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力度,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开展专项对接,加强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畜产品出村进城。二是推进扶贫产业提质增效。指导贫困县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资源更多投向扶贫产业,加快改善产业基础设施,持续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一片一特”,让贫困地区扶贫产业不断地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培育联贫带贫主体。在“育主体”“带农户”上下更多功夫,组织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特别是提高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贫能力,强化技术指导和社会化服务,把贫困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四是积极推动返乡留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扩大“以工代赈”投资建设领域和实施范围,鼓励农村各类主体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大创业补贴、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政策支持,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创新创业,开辟更多当地就业岗位,让他们能够就近就地就业。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二、全国农业生产发展动态
1.《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从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新产业新形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农业产业集聚等角度,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振兴我国农业产业新思路的三个重点:即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念,在全产业链、价值链谋求农业效益提升;构建新型农业供给体系,通过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开放市场竞争。
(1)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从总体规模上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增速明显,质量效益显著改善,对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布局不断优化,加工产能向主产区和优势区集聚,重点布局大中城市郊区、加工园区、产业聚集区和物流节点,推动农产品加工结构不断优化。优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协同机制,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速度。从产品质量来看,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品牌,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显著提高了高附加值农产品的供给比重。
(2)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丰富,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随着农业新功能和新价值不断挖掘,“农业+”“文化+”“旅游+”等农业产业多业态的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农、林、牧、渔、教育、文化、康养与旅游业的融合不断深化,农业文化、农业旅游、乡村康养、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观光、都市农业等新产业快速发展。比如“农业+林牧渔”的新业态,发展促成稻渔虾蟹共生综合养殖的绿色循环型农业;“农业+信息产业”的新业态,催生出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农业;“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的新业态,则催生以都市白领为消费群体的都市农业和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3)产业强镇助推农业产业集聚大量涌现,2018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工作。两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60亿元资金,支持建设552个乡镇,打造一批“主业强、百业兴、人气旺、宜居宜业”的农业产业强镇示范样板模式,实现城乡要素在乡镇层面的集聚。一是“抓主业、巧融合”的产业强镇模式。二是“绿色+创新”的产业强镇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成为新潮流。三是“市场导向+多元参与”的产业强镇模式,一方面,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引领企业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其他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
【来源:今日头条】
三、省内农业农村及涉农产业发展动态
1.《山西省为了撬动线下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太原市率先将于4月30日开始发放5600万元消费券,省内部市将陆续发放》
4月28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此次投放于普通市民的5600万元中包括通用电子消费券3100万元,家电定向消费券660万元,汽车专项补贴1840万元。此外,银联、支付宝等平台预支持4500万元,再加上商家投入宣传营销费用、折扣让利等,政府、平台、商户的补贴让利总额约6亿元。本次消费券中种面额投放数量按1:2匹配,共安排不少于190万张,采用抢券模式投放,抢完为止,适用商户覆盖餐饮住宿、百货零售、商超便利、生鲜果蔬、家居建材、美容美发、食品甜品7类业态。
临汾市4月28日,临汾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充分激发消费活力,临汾市决定从“五一”小长假开始,启动“庆五一·惠民生·悦生活——临汾市5000万元消费礼包大派送”系列活动,在商贸、旅游等领域投放资金5000万元,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力促快速形成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
长治市4月29号起到6月30号,长治市政府将向全体在长治人员发放100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消费券分为七种,最高面值为100元,涵盖餐饮、商场、超市和便利店的线上商家及线下消费体验店。
朔州市政府决定于5月1日起到5月31日,面向全市居民和来朔游客推出电子消费券,开展“振兴消费乐购朔州”消费暖心活动。本次活动向广大群众投放65万余张总计价值100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将围绕“吃、穿、用、住、行”等展开,筛选本地重点商户和行业骨干企业广泛参与,集中打造组合性、多频次引导式的消费热点。
【来源:山西日报 】
2.《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清宇在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金融服务三大平台作用,以南部城郊农业示范区和北部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品牌、拓市场、增效益,推动农业发展由增产向提质转变。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农业新业态,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通过加快产业振兴步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决补上“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我市的农业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也存在农产品品种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产业散而不强的问题。在加快产业振兴步伐方面提出,将大力发展南部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和北部有机旱作特色农业,推进晋源花卉小镇、万向农业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发展设施蔬菜3000亩以上。做大做强清徐葡萄、阳曲小米、娄烦山药蛋、古交榛子等优势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精深化迈进。全面推进中华老字号酿造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今年是“十三五”规划 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我们要重点在“抓落实 抓推进 抓成效”上下功夫 大力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上以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 以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为重点 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的思突出抓好酿品、肉制品、乳制品、果品、粮油主食五大产业链的整合提升把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村发展上以加强乡村治理为根本 以推进农村改革为抓手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确保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源:太原新闻网 】
四、其他方面政策
1.《山西将设立云州、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5月5日,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消息,我省同意批复设立云州、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并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
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黄花、蔬菜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发展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生产区、农业景观区、农业体验区。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杂粮种植加工、畜牧业为主导发展产业。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北片区和南片区。
山西省政府要求,省自然资源厅要按规定尽快为其核定核心区四至范围。省商务厅要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做好对云州、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云州、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黄河新闻网】
时间:2020/5/15 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