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西精准扶贫初战告捷

2016年最后一个月,由山西省工商联等单位组成的督察组密集对各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整体工作进行督导和推进。

 

12月14日,“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督查组乘火车冒风雪与大同市工商联温瑞华及新荣区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主席等一同走进大同新荣区伊磊牧业进行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调研。截至目前,大同市有37家企业结对帮扶100多个贫困村,其中伊磊牧业结对5个行政村带动165户农民种植青储玉米实现户均2.3万元的收入,同时解决68名贫困人口的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3.4万元。企业成功转型、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2月22日第一督查组由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郎宝山带队在太原市督导情况,太原市工商联、阳曲县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了工作进展和企业帮扶贫困村村企结对精准扶贫的太原模式——即“出资企业+平台企业+贫困村”,这一模式解决了企业进入的通道问题,每只鸡为农户每年增加纯收入100元。

 

此前,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的山西振东集团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扶贫基地,也迎来了由山西省工商联、省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和省光彩会共同组织的督查组。在这里,督查组看到,已经投资近2亿元的中药材物流中心基本建成,为平顺县50万亩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由山西振东集团开展的扶贫项目,将惠及平顺县200多个贫困村。而振东集团不仅由总裁李安平亲自担任此扶贫项目的总负责人,甚至公司的中层以上领导每人都对应一个,以确保项目的实施为贫困村脱贫解困。振东集团的项目和做法,受到了督查组的肯定和表扬。

 

自2016年12月8日开始,由山西省工商联、省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和省光彩会共同组织的督查组,开始对省内的11个市进行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督查。从督查实际情况来看,山西省开展的“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成绩斐然,精准扶贫大战精彩纷呈。在山西省工商联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郎宝山就2016年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时表示,山西全省已经登录“万企帮万村”管理台账的数据显示:结对企业541家,帮扶贫困村854个、贫困户3万户左右。另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山西民营企业参与的各类扶贫投资65.7亿元,捐资助困、助学、助残资金4200多万元,解决就业3万多人。

 

精准扶贫是一场大会战,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民营企业发挥无私奉献,需要不打胜仗决不收兵永不言败的精神。因此,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和省长楼阳生分别选择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作为联系点,都是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场大会战,一场攻坚战,一场持久战来打。

 

在2016年12月28日,骆惠宁主持召开的山西省委常委会议上,充分肯定了2016年山西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2016年以来山西省的脱贫攻坚顶层设计逐步得到了完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超常规举措取得突破,脱贫攻坚有成绩、有亮点。

 

而这其中,山西省工商联及广大的民营企业家献力献策,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山西省的精准扶贫做出了值得自豪的贡献。

 

 

 

扶贫大会战:团结一致全面攻坚

 

在山西省的119个县中,有58个是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36个,全省贫困人口达232万人。因此2016年以来,根据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的要求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整体工作部署,山西省工商联牵头,联合省扶贫办和省光彩会组织实施了《山西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目标是动员全省1000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扶1000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贫困户,为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做出民营企业的贡献。

 

从当年年初开始调研讨论工作方案到确定方案、发出文件组织实施,山西省各级工商联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执常委以上职务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积极响应行动方案要求,带头进村入户结对帮扶。

 

山西省工商联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主动与省扶贫办、省光彩会对接,就组织动员全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进行研究部署,规划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制定2016年扶贫行动计划和年底前要完成的结对帮扶任务。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市工商联根据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积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山西省工商联系统在省、市都成立了由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事业促进会3家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行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省里还制定下发了民营企业精准扶贫2016年行动计划。省“千企帮千村”行动实施方案和2016年行动计划作为全省20项专项行动经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方案批转下发。

 

活动方案下发后,山西省市工商联积极推动工作方案落实,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积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2月份,组织省、市、县81个分会场2216人次收看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一次系统动员。3月份,山西省工商联十一届五次执委会议召开,会议把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全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进行了动员部署。9月22日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结对工作推进及台账管理视频培训会,省工商联设主会场,各市设分会场,省、市、县、区民营企业扶贫行动领导小组成员、省直属商会负责人及部分民营企业家270余人参加了会议,各市汇报了工作进展,13家典型企业和商会交流了经验,会上进行了工作推进部署和台账管理培训。10月25日,在全省“光彩事业中阳行”会议上,省领导在讲话中又对“千企帮千村”行动提出要求,并且确定了12个商会结对帮扶12个贫困村。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万企帮万村”行动台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培训会上,省工商联组织省、市、县工商联和扶贫办、光彩会负责人一起观看,会上又提出了工作要求。12月8日,省工商联、省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和省光彩会又组织督查组,对11个市进行工作督查。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说,开展精准扶贫,工商联责无旁贷,“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投身其中,使得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作用。他们的广泛参与,既为贫困地区群众带来福音,也为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带来了机遇。”

 

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临生表示,从2016年开始,全省民营企业就按照市场导向、农企双赢的要求,力求趟出一条适合山西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努力为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力量。杨临生说,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靠前服务,加大联系沟通,通过典型宣传、经验推广、政治安排等多种手段,不断激发企业和商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准”和“实”,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扶贫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双赢,逐步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大格局、大合力、大合唱,为实施扶贫大会战夯实了基础,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形成了团结一致、全面备战的良好局面。

 

扶贫攻坚战:创新模式群策群力

 

就山西省的具体情况来看,山西省的贫困县多,有58个贫困县,其中36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全省贫困人口多,达232万人。因此,山西省的扶贫工作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攻坚战需要有能够攻坚克难的队伍,需要精确打击的主力军,而山西省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组成的队伍就是一支能够攻坚克难的队伍,山西省的民营企业家就是义利兼顾精准扶贫的主力军。

 

其实几年前,山西省的民营企业在参与“百企千村”产业扶贫行动中,就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好的项目,为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2016年的精准结对帮扶行动中,各地的骨干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了龙头企业、龙头项目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他们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因地制宜可以广泛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比如山西紫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山西振东集团“公司+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户联保+基地+农户”模式,山西亚宝药业“农户+公司+合作社”模式,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吕梁泰化集团企业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发展产业的模式等等。

 

杨临生说,山西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呈现出了三大特点:一是民营企业投资产业扶贫项目规模大、档次高;二是参与扶贫开发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了当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带动农民增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三是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开发,探索和积累了转型之道。

 

不光是民营企业,商会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积极组织、推动商会里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了这场扶贫攻坚战中。仅在2016年10月25日举行的全省“光彩事业中阳行”会议上,12个商会就与12个贫困村签订了结对帮扶,为了完成结对帮扶,山西浙江企业联合会的企业家们就先后3次来到中阳县的雷家庄村进行慰问帮扶,仅2016年12月17日这一次,他们就为贫困户送上慰问金、生活生产用品,价值10多万元。

 

在山西临汾,临汾河南商会与吉县壶口镇南垣村结对扶贫,临汾河南商会代表提出了三条扶贫措施:一是运用会长单位黄河壶口饭店在南垣村辖区的便利条件,让村民前来打工,月均工资2000元以上;二是联系多家房地产、建材企业,对口接收村里的青壮劳力就业,月均工资3000元左右;三是运用商会有多家餐饮企业的优势,优先采购村里的无公害蔬菜、农产品、畜牧养殖类产品,推动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扩大产业扶贫途径。同时,临汾市江苏商会、物流商会、福建商会、机电商会、温州商会等19个市直商会、17个县(市、区)所属商会以及234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在1个月内都行动了起来,与全市200多个贫困农村建档立卡,因村因户施策,签订了结对帮扶3至5年的协议。

 

贵州省山西商会太原联络处主任杨晓刚表示,多年来身处贵州省的山西籍民营企业家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一直在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和扶贫慈善事业尽着自己最大的力量,2017年贵州省山西商会还将积极响应山西省委实施的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的号召,并且加大在山西省的扶贫力度。

 

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以来,这项工作的组织推进形势得到了山西省脱贫攻坚领导组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一些市县和企业也创造了好的经验。忻州市工商联指派专人负责台账录入工作,各县工商联帮助收集结对企业信息,台账录入全省排名第一,已录入109家企业与190个贫困村结对。阳泉市实现146个贫困村与企业结对全覆盖,长治市的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吕梁市在2016年9月份就列入全市统战工作督察内容,一些县委每个贫困村都安排了结对企业,临汾市19个市级商会与19个全市最偏远、最贫困的村结对,这19个商会已经两次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工作很扎实,运城市星河“双创”基地的“辅导创业扶贫”结对模式为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创造了新思路新模式,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等11家省级商会在光彩事业中阳行活动中与中阳县的1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

 

目前,山西全省已有1500余户民营企业、商会与16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带动5万余贫困户增收。而随着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常态化,他们必将成为脱贫攻坚的贡献者、精准扶贫的实践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扶贫持久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当然,山西省工商联就2016年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时也指出,扶贫工作目前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特别是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不好交账、工作不落实的问题。

 

譬如,有的市县、一些企业对行动的目的、意义和帮扶任务认识还有偏差,组织工作落实不到位,结对帮扶积极性不高。脱贫攻坚行动是全党的一号工程,从习近平总书记到乡村书记都是第一责任人。在全党全社会都参与的这项工程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干部都进村入户结对帮扶的形势下,民营企业不能、也不应该袖手旁观。山西省工商联有关领导表示,精准扶贫是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的直接抓手,工商联牵头组织这个行动主要目的是在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前提下,为树立民营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而采取的务实之举。参与不参与结对帮扶是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态度,帮扶多少、怎么帮扶是企业力量所在,我们没有要求在帮扶能力和帮扶贡献上画杠杠,帮助发展产业可以,帮助就业、帮助提高劳力技能、帮助销售农副产品等等都可以,企业有什么优势就发挥什么优势,帮助贫困户增加造血能力。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市县工商联负责人还存在着模糊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到位,没有吃透帮扶结对关系,也就没有能组织发动好企业参与这项行动。因此,一定要把行动的目的意义和帮扶关系给企业说清楚,我们是帮助脱贫,而不是包村包户脱贫。我们要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带领企业进村入户结对帮扶,代表人士就是要起带头作用,工商联有责任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行动,要在其中尽一份社会力量扶贫的责任。

 

 同时,全省各市县和商会及企业组织参与“千企帮千村”“百企帮百村”行动的工作发展不平衡。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忻州、吕梁、长治、太原、阳泉推进成效好,实现了“百企帮百村”结对目标,台账登录全省领先。虽然有的市贫困县、贫困村多,结对任务重,企业也相对少,企业实力也弱,但是按比例算还不高,这其中的差距还是工作力度上的差距。山西省工商联希望先进的市继续努力,看到相对量上的差距,落后的市迅速采取措施把落下的工作赶上来。

 

其次,“千企帮千村”行动工作机制还存在着不完善、责任不落实的问题。从牵头部门工商联来看,还存在着工作力量不足、工作条件差、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从扶贫办来看,还存在着协调力度不够、发挥扶贫工作队作用不够、协调帮扶措施落地不够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突破的方向,因为2017年的重点是在结对基础上促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成效,工作要更实、更具体。各市县工商联领导要重视解决工作力量、工作条件不足的问题,要有专人负责,量化目标任务,列入考核内容,精准推进帮扶成效。

 

针对差距和问题,山西省工商联目前已经制定了2017年的工作目的和要求:上半年各市全部完成“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目标任务,抓好台账管理工作,培育发展宣传好典型。全省要完成省脱贫攻坚领导组交给的1500个贫困村、5万个贫困户的结对帮扶任务。

 

并且,在此基础上,要组织几次大的活动:一是3月份之前再举办一次台账管理培训会。组织市县工商联、扶贫办、驻村第一书记和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使各方面负责人清楚台账管理要求、会登录操作。二是在四五月份召开一次现场会。选择一个面上工作组织开展得好、典型具有普遍带动意义的市,实地参观,交流各地经验,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三是培育龙头企业、龙头项目。省和市都要与农业、林业、商务等部门合作,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以大项目带动企业发展和帮扶成效。四是省里组织编写企业扶贫政策解读和经典案例,印发市县和企业。五是组织实施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综合扶贫行动。在抓好“千企帮千村”精准结对扶贫行动的基础上,把特色产业扶贫、农村电商扶贫、技术培训扶贫、招工就业扶贫、辅导创业扶贫、光彩事业扶贫六大类扶贫行动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综合扶贫的品牌。

 

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郎宝山表示,希望全省各市县工商联把2017年的扶贫与社会服务工作谋划好、抓好落实,把扶贫放到重要工作任务中去谋划、去落实。拿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勇气和信心,实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民营企业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时间:2016/12/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山西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    © 山西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编:030006    晋ICP备180126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