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政策信息简报第六期
农业产业政策信息简报
6月12日 第六期农业产业信息政策简报.pdf
第6期
山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2020年6月12日
今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结合公司实际,围绕公司顺利转型发展任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企意识,为涉农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领导关于农业农村方面的重要讲话
1、《胡春华强调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
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在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两会”部署,坚定不移强化举措,扎实做好收官阶段各项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胡春华指出,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要坚持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不动摇,严格按照既定部署把责任、政策、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今年时间已过半,要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扎实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查漏补缺,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要加大重点任务落实力度,优先保障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支持扶贫产业加快发展,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扶贫,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胡春华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运行好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掌握返贫致贫情况,及早实施帮扶措施。要坚持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兜底相结合,根据返贫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要严肃认真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压实攻坚责任,督促整改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坚决防止和纠正松劲懈怠、冲刺抢跑等倾向,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2.《农业农村部将采取五方面举措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
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农业农村部将从发展现代种养业、拓展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工程项目带动等五方面着力,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我国返乡农民工滞留乡村较多,一些返岗农民工出现再次返乡,本地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减少。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存在“堵点”,包括就业信息不对称、转岗就业技能不足等。
刘焕鑫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扩大就业。强化用工信息对接,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转岗就业培训,引导各地及早实施农田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采取灵活就业、共享就业、临时兼业等形式,增加就业岗位。到5月底,已安排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800多万人。
据悉,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着力对接产业和就业,扩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发挥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和经验优势,引导他们在推进种养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中稳定就业,在开发特色产品、传承手工艺、挖掘乡土文化中增加就业,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在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储藏、保鲜、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初加工。
同时,引导返乡留乡农民工在户外休闲旅游项目中创造就业,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直销等新业态。今年中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将更多吸纳就业。对自主就业困难的,国家将通过公益性岗位等落实托底就业措施。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二、全国农业生产发展动态
1、《政策激励,农产品直播成为趋势,未来农村创业机会无限》
行业想要发展,必须要靠人才,尤其是农业领域。但农业领域人才十分缺乏。其中,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就是年轻人不愿干农业。其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低;二是成长空间不大。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随着电商进农村的覆盖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电商直播、网红带货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新兴网络购物方式也迅速在特色农产品领域推广开来。众多市长、县长进行线上直播,不仅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也有效带动了农产品产地的复工复产。
日前,商务部发文指出,电商企业要通过直播带货等多种渠道提供流量支持,开通农户入驻绿色通道,拓宽滞销农产品销路。拼多多、阿里、抖音、京东、快手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发力农产品直播或农产品电商。
比如,2020年2月起,抖音#战疫助农在行动 话题累计播放量达到 23.3 亿,通过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和对接,县长、达人产地直播等方式,累计帮助各地农货销售超过 1.98 亿元。2020年3月,阿里巴巴“爱心助农”计划已帮助全国农民卖掉超过3万吨农产品,总销售额超10亿元;根据拼多多4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农村网店在拼多多上卖出的农产品订单数超过10亿笔,同比大增184%。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以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为主要标志的中国农业3.0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则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各环节。农业电商发展所需的外在基础已经成熟,并将进入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黄金期。其中,农产品直播将会成为农产品链接城市的重要形势。但是,直播人才是关键之关键,农产品直播领域需要更多的“李佳琦”
农村电商专家魏延安表示,农产品直播销售前景巨大,但必须要加快人才培养,力争培养一批农民网红,吸引各类创新创业者成为农村网红人才。农产品直播将会成为农村青年的创业风口,品牌化、标准化更是农业的机会。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
三、省内农业农村及涉农产业发展动态
1、《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山西馆)在山西农谷开馆》
由省扶贫办全力推进的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山西馆)6月9日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顺利开馆,这是中西部有扶贫任务的22个省份中开办的第一个。该项目采用“线上电商+线下生活馆”的双流量经营模式,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宽上下游渠道,实现扶贫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开馆当天,58个贫困县150家扶贫龙头企业的农副产品进行了现场展示,并通过线上渠道销售。
山西馆是在省扶贫办和晋中市政府支持下,由山西穗华物流园和中科同创共同打造,坐落于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的穗华物流园。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努力降低疫情对消费扶贫带来的影响,减滞促销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10.3万吨、价值9亿多元。认定81个县406家供应商1101种扶贫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山西馆)的落地,标志着我省消费扶贫进入了新的阶段。
【来源:山西农谷发布 】
2、《太原将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我省出台《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勾画出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蓝图,预计到2025年,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超过2000家,零售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
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太原市域内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拓展到大同、运城、晋中市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三阶段,拓展到全省其他地方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
经过3年左右的建设,基本形成以“数字化监管+数字化贸易+数字化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高效安全监管、线上线下融合、出口进口并举、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到2025年,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超过2000家,培育建立10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跨境电商B2B进出口额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
按照“一核多区”布局太原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强化武宿综合保税区核心支撑功能、国际邮件互换局服务功能、中鼎物流园创新功能,创建各具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各县(市、区)和开发区规划发展10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区。
一是利用邮政国际邮件与快件通道及其通关功能和海外仓、跨境电商信息系统等国内外资源,建设综合性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清关、运输、配送和信息管理体系,打造现代化综合跨境电商物流平台。二是通过增加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加强中欧班列货源组织、建设海关进口指定监管场地、开通海陆空转关通道等方式,打通太原与沿海沿边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商贸物流企业设立公共海外仓服务体系,开展示范海外仓认定。三是利用美特好、唐久便利、金虎便利等2000余家零售网点,开设跨境电商体验店。建设跨境电商实用型人才培训孵化基地,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扶持发展一批跨境电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来源:今日头条】
时间:2020/6/12 来源:本站